2022年1月21日 星期五

【課程筆記】如何將Persona結合市場定位(講者:陳啟彰)

 

Persona範例
(課程中講師提供的Persona範例)

當晚的課程安排很緊湊,有陳啟彰老師的內容價值傳授、分組討論、使用者訪問、persona實作練習,從晚上7點半到11點多,大腦一整晚快速運轉,是一次很棒的練習。因此我想要好好紀錄這次的過程。

課程介紹:

這門課程其實並不是以「Persona」為主的課程,內容上偏重如果從企業價值出發,從市場上找到合宜的客群,其中,關於persona的製作部分,只有建立概念,不會進入完整的實作。

這次的課程,各位可以學習到: 1. 企業價值的提取 2. 建立區分市場的座標 3. 尋找合宜的TA 4. 透過訪談建構出企業專屬的Persona

課前作業:

(我的課前作業)

上課前需要先完成這份『課前作業』,是一份『問卷』,在課程中最後應用在使用者訪問中,好讓小組團員快速了解受訪者的背景輪廓,已在短時間提列訪剛跟加速Persona的製作練習。我有認真確實地填寫問卷,然後發現自己每日上網時數與影音時數真的很多。

這回實作練習是以計程車車行的服務價值提取為出發,然後製作乘客的Persona。

線上課程:

開啟了兩個google meet通話視窗,一個是講師授課用,一個是小組討論用,然後小組討論的練習都用線上電子白板miro。整個課程進行我覺得挺順利的,至少我在這三個網頁中的切換很順暢,因為之前居家辦公期間已經很習慣這樣子的會議模式了。

內容筆記:

兩種Persona的推論方式:

  • 先形成使用者類型的假設,再透過招募訪談來驗證與深化需求。
  • 先找招募有產品需求的受訪者進行訪談,再根據受訪者共同的特徵進行分類塑形。
這兩種方式各有利弊:
  • 先找受訪者: (利)Persona貼近真實使用者、增加你跟使用者的接觸 (弊)專案時程拉長
  • 先定Persona架構: (利)專案速度會加快、不會主觀開發設計 (弊)可能因此就不找受訪者了
一開場的問題就很值得探索:先找受訪者? 還是先訂Persona? 陳啟彰老師提到,其實沒有正確答案,因為從不同的面向與產品開發規劃,各有優缺。

Persona的三個作用:保持客觀、激發想像、設計規劃

分組討論與Persona實作練習:

  1. 每個人依自身搭乘計程車的經驗與感受,寫下優點跟缺點各5個。
  2. 從自己的內容中優缺點內容各選擇3個放入小組的價值提取區域。
  3. 將同組的優缺點歸類,大致分成5-7類。 老師的提醒:提取的正面與負面訊息,有時候是可以被歸類在一起的,因為都傳達了同一種價值的渴求。
  4. 將每一類做『價值命名老師的提醒:請以正向命名,可以視同你們想提供給乘客的價值體驗。
    persona練習:服務價值提取
    (小組練習:價值提取)

  5. 再來是核心價值選擇,從中選擇一個最主要想要提供給使用者的價值核心,然後其他的價值從左至右(依照相關性高到低)。
    persona練習:服務價值定位
    (小組練習:選擇服務核心價值)

  6. 建立市場左標(價值定位象限):X軸為核心價值的兩面形容,Y軸為與主價值最不相關的價值內容的兩面形容。然後再將其他的價值至於象限中。並邀請所有課程學員到每一組的價值座標中,依照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定位。 小組並選擇在價值圈中的受訪者,我們選了15號同學。
    persona練習:價值座標

  7. 使用者訪問:我先看了一下15號同學的問卷資料,先對他有基礎的了解,再提列了訪綱: 。平常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? 。最常搭計程車的情況? 。什麼時候會喝酒?喝到什麼程度會決定搭乘計程車? 。為什麼偏好55178,怎麼叫車?55178支援apple pay嗎? 。偏好品牌是怎麼選擇的? 我自告奮勇的報名小組中訪問的主持人的角色,很高興有這個機會練習提問,也因為受訪者有問有答還多做情境的分享,所以加了很多問題,我喜歡這個練習過程。 老師的提醒:訪談時除了請受訪者描述過程內容,還要注意行為背後的原因。 了解使用的目的、價值、禁忌、痛點,可以作為產品與服務設計的參考,了解受訪者常用的社群平台、通訊軟體,也可以作為日後宣傳通路的參考。 收集行為與需求原因,整理為一篇使用者描述,可作為團隊在探索使用者需求時,更容易理解受訪者的觸發行為時的時空背景、觸發行為的事件、當下內心的需求。 例如:我訪問到一位女性醫護人員對於搭計程車的品牌偏好的原因時,她提到,除了一開始是朋友推薦,下載了就一直習慣使用外,還因為該車行提供了可以選擇「女性駕駛」的服務,讓她可以在聚會小酌後的深夜安心快速的回家。
  8. 製作Persona
    persona練習

以上,是課程中過程與練習,後來同學們的提問與老師的回答,這些在我取得授權後再補述上來。

課後感想:

因為工作上有多次的小組發想與價值收斂的練習,也因此在課程中的小組討論對於流程進行我是很熟悉的,雖然在價值的命名上對於用什麼力度的文字來描述比較貼切,我想這點還是需要多加練習跟多看書學習了。 對於『服務設計』一直很感興趣,不論是之前有參與讀書會看過『北京的蝴蝶,與東京的蜜蜂』這本書,在生活中也會犯職業病的去觀察店家或是其他網站的產品服務設計,這真的是很有趣的觀察生活。希望日後有時間可以再多去報名陳啟彰老師的課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