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7月22日 星期四

「好書開箱」小數據獵人-發現大數據看不見的小細節,從消費欲望到行為分析,創造品牌商機

 

小數據獵人

小數據獵人

發現大數據看不見的小細節,從消費欲望到行為分析,創造品牌商機。
作者: 
馬汀.林斯壯Martin Lindstrom),譯者: 溫力秦, 戴至中出版社:寶鼎


以下為書摘與心得感想。

推薦序

  • 「人性沒有很複雜,只要我們不帶偏見,像個孩子ㄧ樣地對周圍環境保持好奇心,許多潛在的生意機會都將ㄧㄧ浮現。」 黃麗燕 李澳貝納集團執行長
  • 「打開你的眼睛,仔細觀察你的客戶;張開你的嘴巴,勇敢地和消費者聊聊天。你會發現,做生意囝沒有那麼難生,小數據就在你身邊。」黃麗燕 李澳貝納集團執行長

第一章 聚焦小線索,創造大商機

  • 我習慣用打破規則的方式與人接觸。要是不能與某個國家的當地人打成一片,就不會有進展。

第二章 建立情感DNA 讓品牌觸動人心

  • 劇場效果、社區意識、親密連結,「幸福感」改變未來購物方式。
  • 在這個期待感逐漸消失的數位時代,我尤其想重新推出「渴望」的概念,因為研究結果顯示,品牌營造的期待感越強,最終它真正現身的時候,就會有越多人喜歡。

第三章 從針鋒相對到凝聚共識

  • 有時,你必須先接受乍看之下並不合理的一連串啟發或觀察心得,然後看看他們會帶領你走到何處。
  • 「觀察」這種習慣就像寫信,是一門逐漸式微的藝術,部分原因在於現代人只要一獨處,就會下意識地拿手機當藉口,擋掉那些分散我們的注意力、使我們無法專心體會周遭的事物。

第四章 強調身分認同

  • 行銷這個行業所說的「進入點」(entry point),是指人生中的某些時光,譬如結婚、懷孕、初為人母人父、買房子、空巢期,也就是我們的既定身分受到挑戰或是轉換的時候。處於這些時氣炸的消費者,特別難以抗拒新的概念與新的品牌。
  • 我要再次強調,用雙手將物品交給某人這個概念背後,傳達的是一個人用誠心誠意致贈禮物的心情,也代表送禮者與收禮者之間的協定或交流。

1-4章的讀後心得:

我很高興這本書的寫法,是作者用親身經驗的用敘事方式分享。他會先給你一個開頭標語,就如同我上面節錄的文字,然後緊接著是他在使用者行為訪查與分析的歷程,而且這歷程中的案例通常是兩家不同品牌公司,看似沒有關係,但是A公司的經驗,卻成為他處理B公司案子的養分或是經驗啟發,很像在看他的觀察故事,所以每個章節都精彩到,我都要看完才能放下書去喝杯水,很過癮啊。

在疫情尚未三級前,我也正努力抽空放下手機,坐在咖啡館角落,喝杯咖啡與觀察整個咖啡館的人事物。或是仔細聆聽朋友對於買房子的問題與苦惱,在用一些問題去探究他沒說出來的狀況,才好提供給他貼近問題需求的建議。還在練習中,不過這是很有趣的練習。

而在工作中的數據觀察上,我也正在從兩種面向來看數據資料,從大數據中找到最多相似點的那個族群,再來看看讓些一個人創造多筆資料的大戶們的喜好,那是一種死忠客戶的挖掘。我會提醒自己,看數據資料要從大數據收斂聚焦,也要從小數據去挖掘行為來探索這群平台愛好者的模樣。


數據data
Photo by Carlos Muza on Unsplash


第五章 讓品牌說故事

  • 消費者對品牌的想法是可以被操控的,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被歸納為一種罐頭式的銷售話術。

第六章 依消費者年齡層鎖定需求

  • 我們在線上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一個人,包括購物在內。我的目標是要把線下購物的純正社交性,與線上購物提供的虛擬陪伴銜接在一起,創造零售業前所未見的景象。

第七章 建立品牌價值

  • 每個成功的品牌所代表的不只是品牌本身,還有某樣東西:情感。偉大的品牌許諾了希望,是酷勁、渴求、愛情、浪漫、接納、奢華、年輕、世故或優良技術的保證。
  • 每個成功的品牌所代表的不只是品牌本身,還有某樣東西:情感。偉大的品牌許諾了希望,是酷勁、渴求、愛情、浪漫、接納、奢華、年輕、世故或優良技術的保證。
  • 我們走的越快,某些層面就會變得越慢。

第八章 幕後一撇

  • 培養敏銳觀察力,將小數據融入事業與生活。
  • 如果企業想要了解消費者,大數據提供了寶貴但不完整的解決之道。我認為,當代對數據資料(digital date)的關切,大大削弱了真知灼見與觀察心得的重要性,連帶危及到產品和產品解決方案。
  • 弦外之音研究
    • 蒐集:如何解譯在住家內觀察到的蛛絲馬跡?
    • 蒐集:如何解譯在住家內觀察到的蛛絲馬跡?
    • 串連:情感行為的結果是什麼?
    • 相關:行為或情感最早在何時出現?
    • 因果:天啊喚起的情感是什麼?
    • 補償:未滿足或未實現的渴求是什麼?
    • 概念:有什麼好點子能夠「補償」你發掘到的消費者慾望?

讀後心得:

這本書太有趣了,作者對於人的觀察很仔細,也很積極探索串連線索,雖然這不是推理小說,但從他接受到客戶(品牌端)的委託後,去觀察顧客,甚至接觸顧客的第一線人員(業務或是客服)在行動上遭遇了什麼挫折,很多有趣的探索,如同看推理小說一般。我喜歡這本書,過陣子還可以再看一次提醒自己在面對數據與探索需求時,要跟作者馬汀.林斯壯 Martin.Lindstrom學習觀察、串連線索,在延伸出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


法國-尚路易布根地白中白氣泡酒(小蝦不負責任酒評)

尚路易布根地白中白氣泡酒

 

Cuvee Jean-Louis Brut Blanc de Blancs
尚路易布根地白中白氣泡酒

不愧是香檳世家釀造的氣泡酒,氣泡細膩,喝下起來果香慢慢在口中散開,爽口不甜,但散發出蘋果還有淡淡的蜂蜜香味。
這支酒清新脫俗,然後跟孔雀香薯脆有搭配欸,因為這零食口味很清淡不會壓過酒的味道,很有趣。我喜歡這酒莊的酒,氣泡很細緻優雅,用香檳杯來喝,氣氛很棒。
我最近迷上用香檳杯喝氣泡酒,看著氣泡啵啵啵上升,好迷人,整個人心情會很好,但不是過嗨的,而是忍不住綻放愉悅的微笑。

葡萄酒資訊:

酒莊:Cuvee Jean-Louis
酒精濃度:11.5%


2021年7月17日 星期六

買房斡旋前,『不動產說明書』5個必看注意事項

不動產說明書


在整個買房流程中,當買方提出斡旋意願時,房仲基於善盡告知房屋現況的責任,會提供並完整解說「不動產說明書」。「不動產說明書」的內容有哪些呢?於內政部地政相關規範有「不動產說明書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」,有區分三大項「土地、成屋、預售屋共14點內容,本篇將以中古屋買賣所包含的土地成屋的項目內容作為說明。
現況由於房仲產業競爭激烈,所以房仲提供的內容已超越內政部相關規定,但由於各品牌房仲提供的附加內容項目繁多,雖然專業的房仲業務會逐一說明,以避免項目太多分散注意,列舉5個必看注意事項,讓買家在簽訂「不動產說明書」與繳付斡旋金前,讀懂不動產說明書,讓買房交易更安心。


▌▌地籍圖謄本、房屋產權調查


在不動產相關說明書中第一重要的就是土地與房屋謄本資料(有時房屋謄本也會以產權調查資料作提供),此部分買方有四點須確認:


(以下為地籍謄本範例)



 ▌▌房屋管理現況

在了解完房屋身份證明文件(土地與建物謄本)後,再來需了解屋主對於房屋目前使用與管理的狀況,例如:有無消防設備、是否承租他人..等,列舉之中較為重要的三點作為基本確認。

房屋現況管理


▌▌房屋瑕疵狀況


一般民眾買房最擔心害怕遇到海砂屋、輻射屋、漏水屋、建築物傾斜,或被建管單位列為危險建築等問題房屋,若屋主在此部分所提供的記載為未做相關檢測時,買方可以在簽約時提出會交由驗屋廠商來協助勘驗,於勘驗後完成交屋手續。

房屋瑕疵


▌▌水、電、瓦斯供應現況

主要確認水源供應來源、是否具獨立電錶、瓦斯供應狀況(若原本無供應天然氣,買方完成交屋後才得以申請安裝)。另外,小提醒可以額外確認屋主於持有期間是否有更新水電等管線,這可以幫助驗屋時,重點確認改過的管線區域是否有漏水或插座電壓不足的狀況需改善。


▌▌管委會、管理費相關

若房屋購買為集合式住宅(例如:設有管委會之透天別墅社區、公寓、電梯大廈、華廈)時,需注意是否有設有特殊規章(例如:禁養寵物)、管理費用、公設使用費用等(例如:泳池、健身房等)。

若此部分屋主載明需洽詢管委會,可要求於斡旋時提供管委會之住戶規範等文件以維護自身權益。


若為首購族第一次看到不動產說明書也別擔心,可以根據上述5大要點,逐項請房仲說明,確認其內容都清楚明白。提醒您,《不動產說明書》被視為買賣契約書之一部分,所以即時在交屋後有發現記載項目與事實不相符合,建議於六個月內向原委託之房仲或屋主提出,以確保自身權益。

相關文章:





2021年7月11日 星期日

法國波爾多-締亞龍紅亭紅酒(小蝦不負責任酒評)

波爾多 締亞龍紅亭紅酒
 

波爾多 締亞龍紅亭紅酒
PAVILLON de Trianon Bordeaux Superieur 2018

品飲心得

木質調、香草道香味是第一時間給我的感覺,剛開瓶時喝起來澀味較重,需要等她醒過來。最喜歡約莫20-30分鐘後的她,內斂含蓄的香草氣息,變得比較柔軟好親近。口感也從原本的澀味較重,再慢慢醒開後比較圓潤了,但仍保留了厚實的酒體。尾韻呢? 一如往常,波爾多的紅酒總是率性但轉身離去,不黏人。雖然沒能有令人再三回味的尾韻,卻也覺得現在這樣子是很乾脆的個性。

之前剛接觸波爾多的紅酒時,總覺得沒有令人回味的尾韻有點可惜,但現在的我喜歡她這性子,爽朗乾脆。


Trianon

關於酒莊的小故事

酒標上的太陽王的圖樣據說來自於路易十四,因為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非常喜愛聖愛美濃,而締亞龍(Trianon)酒莊位於聖愛美濃西南,所以以此為酒標的圖樣。

The “Sun King” would say :
« I built Versailles for my court, Marly for my friends and Trianon for myself. »


這瓶是Trianon酒莊,莊主Dominique Heberard是前任白馬堡的莊主,他到聖愛美濃買下Trianon酒莊。而釀酒顧問是金鐘堡的莊主,而白馬堡金鐘堡都是波爾多中的聖愛美濃 (Saint-Émilion)的分級制度 Premiers grands crus classés A 的列級酒莊。


酒莊介紹: https://www.chateau-trianon.fr

葡萄品種:80% Merlot 、20% Cabernet Sauvignon

酒精濃度:14%

喜歡指數:80分 


翊百酒窖 精品葡萄酒領先品牌

2021年6月26日 星期六

「好書開箱」原來你才是絆腳石 - 7~12章書摘與心得

原來你才是絆腳石

原來你才是絆腳石

Jutta Eckstein、John Buck著,林裕丞 譯,以下為書摘與心得感想。
感謝 AgileTaipei 的線上活動贈書。  >> 第1~6章 由此去


第2部 華山論劍
07 | 
見證新流派的誕生

  • 反饋是這些價值的基本必備要素。比如:
    • 雙連結提供了必要的反饋,讓自組織在企業整體都可以發生。
    • 只要把事情變得透明化,你就可以取得什麼事情正在發生的反饋。關注顧客,透過從顧客哪裡得到儘早和頻繁的反饋,得到的資訊可以指引你該如何服務顧客的需求,並讓你更明智的使用公司的預算。
    • 從精實創業模型(建立、測量、學習)、使用自行會議、與周遭環境互動、到在著名學術期刊中闡述新的模型,不管是那種學習方式,過程中的反饋都非常重要。
  • 總結四大流派的匯流中行程的「播撒道」(BOSA)四大價值:自主織、透明化、顧客導向、持續學習。我們也針對每個價值提供了組合技來幫助實踐。
    • 自組織(Self-organization):運用當責的跨功能團隊,他們自我選擇團隊,對工作有熱忱並主動擔起責任。
    • 透明化(Transparency ):利用提供資訊、降低尋找資訊的障礙、與雙向的溝通,來為參與的成員們打造透明度。
    • 顧客導向(Constant Customer Focus ):對公司有每一個面向都「關注廣泛」,檢視他們與顧客的關係:產品和流程,架構和策略,個人貢獻和團隊。
    • 顧客導向(Constant Customer Focus ):對公司有每一個面向都「關注廣泛」,檢視他們與顧客的關係:產品和流程,架構和策略,個人貢獻和團隊。

感想:
對於工作上,我覺得公司有朝著這播撒道的方向在持續進行著,雖然還非全面性的組織結構的重新架構,不過在於團隊的內部溝通,與對外取得顧客反饋(來自顧客、客服、業務),非常重視這些反饋都資訊。當然,反饋與需求龐大但資源有限的狀態下,團隊整理出了核心目標與方向,並梳理了顧客需求,我期待著因此產生好的化學反應。

對於個人生活上,我重新梳理了人生想要走的方向與價值觀、對於情緒起伏給自己透明化的紀錄不逃避、時常停下來確認自己的需要與想要,最後透過持續學習來讓自己往想要去的方向邁進。

work
Photo by Christin Hume on Unsplash

第3部 闖蕩江湖
08 | 策略

  • 錢德勒對「策略」提出了普遍接受度最高的定義:「策略就是企業確立其基本的長期目標,並採取適應性行為和資源配置來達到這些目標。」從企業敏捷化的角度來看,浮現出來的策略模式是信任、校準、對等和實驗。
  • 信任每個人的智慧和他們的互動,這代表更少的規章制度。因為他們沒有被微觀管理,所以團隊能以半自主的方式運行。
  • 確保目標以關注顧客為核心,依此提供顧客產品或服務,這是人們聚集變成團隊一同工作的根本原因。
  • 探索1:我們需要標準化的評量方式嗎?
  • 探索2:信任是否可以減少成本?
  • 探索3:我們是否改變獎勵機制讓合作更有效?
  • 探索4:晉升由同儕決定是否更能幫助校準?
  • 探索5:我們要如何擁有團隊的自治性,並同時支持組織整體目標?
  • 探索6:我們該如何利用既有的人際網絡?
  • 探索7:除了關注短期利潤外還有什麼其他選擇?
  • 探索8:如果沒有獎金作為誘因,組織所期待的個人成長會發生嗎?
  • 探索9:如果著重企業透明化會發生什麼事情?
  • 探索10:我們能夠更具科學精神嗎?
  • 探索11:我們真的能夠從失敗中學習嗎?

感想:
透過11個探索,在沒有想探索前都需要了解「背景」是公司來著手思考,還說你的人生?接下來做「假設」,然後去做「實驗」。這樣子才能從大大小小的假設與實驗中,找到需要校正或是可以調整的點,那些都是可以發生「改變」之處。


09 | 架構

  • 從工具的角度來說,公司擁有一個組織,而這組織會反應在架構上。
  • 跨功能團隊:
    • 跨功能包含所有必須和不同的觀點,在多樣化的觀點和共同目標之間保持平衡。(自組織)
    • 使用跨功能團隊來從各個角度(不同觀點)去理解如何關注客戶。(顧客導向)
    • 依靠自我選擇的團隊或小組,來強調信任個人的智慧與他們的互動。(自組織)
  • 探索12:跨功能團隊是否有效?
  • 顧客關係
    • 與你的顧客建立雙向關係。(顧客導向)
    • 考慮建立產品負責人的角色來維持與顧客的雙向關係。(顧客導向
  • 探索13:反思會議能夠加強顧客關係嗎?
  • 反饋
    • 沒有架構就沒有反饋,經由架構可以促進或阻礙反饋的提供或獲得。因此,反饋需要有自己的配置方式,來讓不同團隊、角色和階層持續學習。
    • 將股東(董事會)納入顧客導向的流程中。
  • 探索14:是否可以在董事會中加入執行長和另一位被選出的代表,並且不干擾董事會的運行。
  • 複數利害關係者
    • 建立複數利害關係者在公司之控制權。透過提供具體的法定架構,建立可支持複數利害關係者的環境,來解決這個根本性的問題。(顧客導向)
  • 探索15:我們應該更改法定架構嗎?
  • 生產單位來引領,而非支援單位
    • 直接服務顧客的部門,不應該受支援的部門所控制,兩者應該是協作的關係。(顧客導向
  • 探索16:為了建立生產與支援單位間的密切夥伴關係,所花的時間是否值得?

感想:
這章節從12-16的五個探索項目,不斷在回顧與複習第二部所提到的自組織、顧客導向的內容。提醒著我要不斷思考,從既有的公司結構、工作模式,小至個人的生活習慣等,那些結構是可以保留或改變。

從個人思考起,我與男孩們如何建立雙向的反饋機制,好讓彼此的溝通與價值觀的傳達更良好。這讓我想到了與蝦球哥的互通mail的過程,他只是想分享,而我希望能促使他更進一步練習以文字表達想法。(幫助造句或作文?)但因為動機不同,所以給彼此的回饋感受就不是那麼好,他覺得麻煩所以放空,而我著急。這章節是很好的反思練習,從各種角度切入,從工作延伸到生活與人生。


010 | 流程

  • 會議技巧
    • 舉行自省會議,來找出最能適應實際需求的組織架構和流程。(自組織)
    • 使用認可來決策,這可以創造對等性,讓每個參與者的聲音被重視。(自組織
  • 探索17:群體反思,是否能改善解決問題都能力?
  • 探索18:我們如何在顧客會議中納入顧客反饋?
  • 了解你的顧客
    • 與你的顧客建立雙向關係。確保在整個生產過程中,顧客可以從交付的價值(產品或服務)中學習,且從公司也可以向顧客學習。(顧客導向)
    • 確保從客戶哪裡獲得儘早和頻繁的反饋,已便打造對的產品,這意味著需要進行一次又一次的迭代。(顧客導向)
  • 探索19:顧客能從我們這邊學到什麼?他們對學習會有興趣嗎?
  • 在這些不同的場景中,人物誌可以幫助公司了解顧客並產生對客戶更有幫助的想法。
  • 生產
    • 刪除或減少在價值流分析中所發現,無法帶給顧客價值的流程或活動,別讓顧客等待。(顧客導向)
  • 探索20:你的流程是否順暢?
  • 反饋
    • 在績效評量的過程中,將衡量標準與顧客導向連結起來,並依此為安排個人的學習和發展的基礎,這樣就可以支援企業整體的組織發展。(持續學習)
    • 從成果和互動過程中學習與反思。(持續學習)
  • 探索21:績效評量是否反應出顧客導向這個價值觀?
  • 探索22:團隊在規律的節奏中學習和反思,是否能提高顧客滿意度?
  • 創新
    • 打破日常常規,以開放的心態面對所有可能激發新想法的學習路徑(例如,在會議上保持沈默片刻、在壓力情境下進行自省會議、為得到新點子舉辦臨時開放空間會議)。(持續學習)
  • 探索23:我們能組織轉型式學習嗎?

感想:
改變跟進步的發生都需要有一些新的流程,好像自己不會盲目的前進。所以這章節透過會議技巧(制定流程)、了解你的顧客(定義目標)、生產(執行)、創新(持續學習)、反思(回顧與調整),來為改變能夠真的發生。不論是在企業、工作、生活中。

和自己來段小小的檢討會議,利用筆記術來做上述的流程,用寫下來、筆記下來,文字化的幫助自己不只是想想而已。交錯在看這本書與「結果,立刻去做的人得到一切」,的確是可以在腦海中激盪出新火花,挺好的。我要來去寫筆記了。

work
Photo by Marvin Meyer on Unsplash

11 | 持續精進

  • 不管你在公司的角色為何,你都可以開始嘗試某些探索。你的探索會產生漣漪效應,進而把影響傳達到整個公司。
  • 敏捷開發從根本上說就是靠團隊合作,組織的成功最終取決於團隊們的成功。
  • 敏捷熟練度模型是一種團隊熟練度模型。
  • 團隊熟練度不僅僅僅取決於團隊中的能力,還取決於管理架構、關係、和組織文化,以及團隊使用的工具、技術、和實踐。
  • 團隊熟練度不僅僅僅取決於團隊中的能力,還取決於管理架構、關係、和組織文化,以及團隊使用的工具、技術、和實踐。

感想:
這章節是第三部的收尾,其實是在整合與複習前面章節對於「敏捷組織」的塑造模式與各面向的提醒。

我在這個章節做了一些反省,當我之前身在走想敏捷的產品團隊時,我的能力與個性是否讓團隊太過依賴而變得不敏捷了? 因為敏捷是要團隊一起探索變強大,而不是我快速的努力向前衝。現在把自己抽離回頭看,或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,團隊靠著自己茁壯了,而我轉換到不同的面向去精進我自己,與重新思索敏捷這件事情。當時的我真的是顆絆腳石。有了反思與啟發,是件很棒的學習。


第4部 遨遊天下
12 | 
企業與社會的關係

  • 「沒有誰是一座孤島,能獨處一方;每個人都是這個陸地的一塊,聚沙成洲。」John Donne
  • 鞏固社會網絡是企業對周遭環境負責的方式之一,就和探索並實驗公司內部的策略面、架構面和流程面一樣,你也能以同樣的方式,針對這項外部責任進行探索與實驗。
  • 自組織:視企業為全球網絡的一個節點,並與其他企業和社會機構共同創造我們身處的環境。
  • 透明化:將公司無論內外的行動力都透明化。越來越多的條例法規強制著公司將行動透明化。
  • 顧客導向:了解經濟、生態和社會環境,並視其需要永久關注的顧客。
  • 持續學習:持續從與社會系統的種種互動學習,並與社會攜手將世界變得更美好。
  • 藝術和靈魂將熱情、靈感、創意、歡樂和投入帶入工作中,它們可以是發自內在和受外在影響。

感想:
這章節以企業對於社會的播撒道的轉換應用,而我該怎麼去看待呢? 就如前幾章節的自我反思,以自身能在公司中如何應用,除了調整自我對於敏捷的心態外,還有什麼是我可以應用在工作上的?我會慢慢透過自組織、透明化、顧客導向、持續學習,這四大方向著手,看能怎麼讓我自身在工作或推及個人生活中,持續「敏捷化」。

最近,在做的每日To do list,這是我開始著手改變生活的第一步,列出,執行,檢視,反思、優化。這本,與「結果,立刻行動的人得到一切」一起閱讀很好,交錯著讓自己從觀念中開始著手去嘗試執行。


2021年6月25日 星期五

「好書開箱」原來你才是絆腳石 - 1~6章書摘與心得

原來你才是絆腳石


原來你才是絆腳石

Jutta Eckstein、John Buck著,林裕丞 譯,以下為書摘與心得感想。
感謝 AgileTaipei 的線上活動贈書。

前言

  • 這個全新的視野名為播撒道」(BOSA),因為他綜合了四種不同的流派:
  • B=超越預算模型(Beyond Budgeting

    O=開放空間技術(Open Space Technology

    S=全員參與制(Sociocracy

    A=敏捷(Agile

  • 接下來是所有組織轉型,不論敏捷於否,都不是一朝一夕成功,而是長期抗戰,身為轉型領導者會推動者,我們只能「播」下改變的種子,時時關懷「灑」水,期待改變的力量在轉型的大「道」上到處開支散葉。


第1部 世局險惡
01 | 當今的挑戰

  • 規模」》在精實創業(Lean Startup)中提到,每個公司無論規模大小都應該像一家新創公司一樣講求速度。
  • 人才》人類學家凱倫.史蒂芬生(Karen.Stephenson)指出:「所有的文化,不論是公司企業還是社群,都是建築在信任的人際網絡上,階層組織只是勉強靠在在其上的鷹架。這個信任網絡是改變最大的阻力,但如果能讓信任網絡活躍起來,這些阻力講成為持續改變的動力。」
  • 數位革命》企業無法像過去一樣控制外界對它們的看法,各類社交媒體有能力塑造企業形象,而企業很難施加影響。因此必須和員工、客戶、與潛在市場建立不同的關係。
  • 企業是以從上到下的方式決策,而忽略了第一線的人員因接觸實際的顧客和市場,所產生出來許多珍貴的洞察。
心得:
雖然這本書的副標為「企業轉型失敗都是因為領導者,你做對了嗎?」,直觀的想我並非領導者為什麼要看這本書?轉個彎,來擴及自身在為公司體制的一員中,或者在放大一點去思考,從經營自己的生活、人生,那我不就是自己的領導者。而職涯、生活、人生的轉型失敗與否,我若一直固守在既有思考模式中,可能就成為讓自己無法往前邁進的絆腳石。從樣子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時,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新面對的方式,別侷限在表面的文字中。


02 | 廣發英雄帖 

  • 十二個超越預算模型都是來自於這一觀察,並確保可以即時適應當下情況,例如:
    • 顧客:「把每個人的工作和顧客的需求連結起來。」這明確要求建立以顧客為中心的企業文化。
    • 透明化:這個原則要求我們「讓資訊公開以實現自我調適、創新、學習和控制;不要限制天啊。」它要求透明化。
    • 自主:這類似敏捷的概念,即微觀管理不會帶來好的結果:「信任並賦予行動的自由。」
    • 節奏:要求「圍繞著商業節奏和事件,來動態組織管理和流程;而不是跟著年曆走。」學習企業內部和周遭環境所發生的一切,納入考量並且做出適當的調整。
  • 試想當公司正在實踐理論X的時候(傳統的預算規劃是一個典型的例子),管理階層卻抱著理論Y的願景,這將無助於企業第行動,也使說與做之間產生了跌死人的坑。
  • 在敏捷和開放空間中,我們總是積極的邀請人們把所有最重要的問題、機會、功能、任務,以及所有事情貼在牆壁上。然後利用疊代的方式,一次選取一些事項,利用自組織的團隊來處理這些工作。這些方法在其他階層式組織中也起了作用,因為他們提倡等值交換:管理者為了員工的積極度而放棄管控,員工則為了自主的工作環境而捨棄隱藏工作內容。
  • 許多組織深深為這些文化而苦,比如「我們和他們」,還有「明明說好了卻不做」及「只抱怨問題卻不負責任解決」。這些二分法也許不會明顯表現出來,尤其在面對高層的時,因為覺得說出來並不安全。他們害怕和領導階層發生衝突,因這會對他們的職涯帶來負面影響。但這卻會讓許多很棒但想法、倡議、見解和能量迷失了,它們甚至沒有存在但餘地。
  • 敏捷思維指的是:「我能做什麼樣點小實驗?讓我可以從中學習,並且利用取得的成果繼續前進?」請考慮這些做你的工作指南,來指引你選擇:
    • 你想要交付什麼價值,你可以交付(任何形式的價值)。
    • 你想交付什麼時候,你可以交付。
    • 然後你可以轉向處理下一個最重要的工作,從其中最有價值的那一部分開始。
    • 你從之前的工作中學習,包括工作內容和工作的過程。
  • 請記住,敏捷是種思維,它透過合作、透明話和交付來引導你完成工作。這不是一個框架或教條。敏捷方法會在組織內部和外部引起變革,而且會創造幫助人們成長和成功的文化。
感想:
第二章原本看似枯燥,因為有很多名詞解釋,甚至作者還要大家不想看可以直接跳到第三章。但其實在解釋四大流派與企業案例時,每個流派的提醒,讓人覺得感觸甚深,而且很有啟發,啟發的點在一邊思考如何應用在工作與生活中。

如超越預算模型中所提到是四個要素,顧客、透明化、自主與節奏,很想找老闆來討論有關放手讓員工自主的工作態度,是一種被信任的人感受,並且讓人可以讓工作有很好的節奏,但請放心,我們會交付並說明。

應用在生活中,那就是別忘了讓「敏捷思維」走入生活。我想,早上的晨讀時光也是一種敏捷生活的置入表現,我為自己設定了一個早晨的讀書目標,而每天貼文的筆記與心得,是一種對自己的「交付」。

work
Photo by krakenimages on Unsplash

03 | 自組織

  • 「你的員工、顧客和股東,哪一個才是第一位?我覺得這個選擇一點都不難。你的員工就是第一位,因為你善待員工,他們也會善待顧客,顧客願意下次再來,最終就會讓股東們因此感到滿意。」《領導者的困境》提到
  • 透過「自主織」(Self-Organization),我們指的是一個系統(例如一個團隊),在沒有外部控管的情況下,「有目標的執行工作」。
  • 超越預算的原則5中,強調相信自主性的重要性:「信任並賦予行動的自由;不因某人濫用而懲罰每一個人。」這一原則基於傳統企業制定了許多規則和準則,來控制濫用與詐欺行為。
  • 因為每個人都是自己最好的主管,最了解自己的經驗、學習和可貢獻之處,開放空間相信賦予人們權利和責任,他們就可以做出正確的選擇,來針對需要討論或解決的主題進行自主織。
  • 敏捷連結了自主織和信任每一個人以及彼此間的互動。這個連結賦予團隊自由度,讓團隊制定能夠滿足他們需求的流程,避免公司獨斷的決定了可能無法達到實際目標的工具和流程。
感想:
想起了某次詢問一個朋友對於在敏捷組織中怎麼籌劃活動的方式,他提到並非跟傳統一樣有一個主要籌劃者負責分配工作,而是有活動籌劃參與的成員,每個人依照自己擅長的項目自主性的主動認領工作並負責。當時,我擔心那不討喜的工作沒人認領該怎麼辦? 看完這章後我懂了,真正實踐自主織成話,成員們就會避免有工作無人認領,而是著手協調讓每份工作都有人負責或是協力完成。


04 | 透明化

  • 我們所說的「透明化」(Transparency )是指資訊的取得容易性,以便人們可以做出有根據的決定。
  • 四種流派對於透明化綜合的定義是:透明化是一中架構,這架構可靠地把事實展現給需要知道的人。透明化不代表不能有機密或不同的保密層級,透明化同時也需要解決資訊超載問題。
  • 讓你的工作成果的進度透明。
  • 讓需要資訊來完成工作的人,可以容易地取得所需的資訊。
感想:
我蠻喜歡這章節所闡述的透明化的概念,因為有時候資訊不透明會造成工作決策上不必要的誤判。讓彼此之間的工作進度透明化,也才好適時的搭配(避免重工),或是讓彼此可以分享自己知道的資訊,好讓會議時,每個人擁有足夠思考的資訊,讓所提出的想法更具參考意義。

Photo by Scott Graham on Unsplash

05 | 顧客導向

  • 「顧客導向」(Constant Customer Focus)意味著讓顧客和企業兩者的利益一致。
  • 「自主織為什麼那麼重要?」或「為什麼我們要透明化或持續學習?」答案都是因為我們想為顧客服務。
  • 顧客導向的隱含意義是「持續關注顧客」。
  • 伯格斯納斯所強調的:「關鍵績效指標(KPI)並不是關鍵績效事實(Key Porformance Truth)!」我們需要看到指標背後所代表的實務來判斷真實的績效。績效的評量重點在學習,而不是個人的獎勵,特別是如何從企業成功的角度來看。
  • 共同目標必須是「提供顧客理解與渴望的產品或服務」,因這是盒顧客雙方交流的基礎。團隊向顧客提供產品或服務,從顧客那取得各種形式的反饋,如金錢、其他產品和服務、或是沒辦法量化的反饋,如獲得產品或服務時的表情或心情。
  • 從精實創業的角度來看,這一小部分被稱為最小可行性產品或MVP,它是人們能想到的最小的產品,並且可以利用它和顧客討論取得反饋。隨後這一小部分的產品或服務將持續展開,直到滿足了客戶所有的需要。
  • 以顧客為核心來組成你的組織,公司的所有面向都應該以提供給顧客的價值(產品或服務)為基礎來協調。以對顧客的方便性和工作的本質來驅動資源的動態分配,而不應按表操課。」
感想:
在工作中,你可以很明確的去定義你的顧客是誰?他想要獲得什麼價值?或是有什麼問題需要被解決?我想不論是產品團隊或是在第一線的業務、客服、行銷,都應以顧客為導向,除了滿足顧客價值外,也需要時時請顧客提供反饋,將這些反饋作為後續調整產品或服務的要素。

在生活中,你的顧客是誰?我覺得就是自己。定時需要反問自己,目前的生活模式讓自己在看得到的生活需求,與看不到的感受或情緒,是否都有獲得滿足?有沒有在哪些地方是感到困惑、難過、匱乏,而在哪些地方是人有滿足、愉悅的心情?把自己當成顧客去疏理與紀錄這些反饋,將可以為自己生活帶來改變。


06 | 持續學習

  • 自省不僅僅是對過去的回顧,自省也提供了一個展望未來的機會。在計畫下一個專案時明確規劃下一次將採取何種不同方式的進行。
  • 科學方法是研究的重要指南
    • 定義一個問題
    • 收集資料和資源(觀察)
    • 提出一個解釋性的假說
    • 透過執行實驗,並以可重演的方式收集數據資料來測試假說
    • 分析數據
    • 解釋數據並作出結論,以此作為新假說的起點,即回到循環的第一步
    • 同時,發佈結果並重演實驗(通常由其他科學家完成)
  • 打破日常常規,以開放的心態面對所有可能激發新想法的學習路徑(例如:在會議上保持沈默片刻、在壓力情境下進行自省會議、為得到新點子舉辦臨時開放空間會議。)
    • 打破日常常規,以開放的心態面對所有可能激發新想法的學習路徑(例如:在會議上保持沈默片刻、在壓力情境下進行自省會議、為得到新點子舉辦臨時開放空間會議。)
    • 從結果和互動中獲得反思與學習。
感想:
現在這個晨讀時光,就是我自己建立的持續學習的模式。有時候看到別人給我的留言與反饋,是很好的反思與鼓勵的動力。不過,我知道自己需要的是做到「持續性」,才不會停下學習的腳步。

2021年6月20日 星期日

「好書開箱」結果,立刻去做的人得到了一切-書摘與心得

結果,立刻去做的人得到了一切

結果,立刻去做的人得到了一切

藤由達藏 著 ,邱心柔 譯,以下為書摘與心得感想。


自序

  • 只要實際寫出來,就會大幅扭轉你的行為。
  • 第一種行為定律是指,剛開始做一小件事時,需要花力氣去做,但只要一開始行動後,就能輕鬆持續下去。
  • 第二種行為定律則是,當人們想要採取行動時,總會有阻礙行動的因素讓我們無法跨出去。我把這些阻礙因素稱為「行動陷阱」。
  • 若想化身為立刻去做對人,就要善用「行為的慣性定律」,除去「行動的陷阱」,也就是阻礙行動的要素。
  •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「做筆記」。

第一章 立刻去做的人行動力完全解密

  • 為什麼我無法立即行動?
    • 唯有行動,才能改變現狀。如果你想改變人生,就必須自己採取行動。
    • 明明知道必須去做,卻遲遲無法行動的六個原因:
      • 行動陷阱1:輕忽情緒的重要性
      • 行動陷阱2:無法想像美好的未來
      • 行動陷阱3:把課題想得太困難,過度看輕自己的能力
      • 行動陷阱4:感覺事情不會順利
      • 行動陷阱5:不知道該做什麼
      • 行動陷阱6:花費心力在徒勞無功的事情上
感想:
讀第一章的時候,原本想要放棄週一到五的晨讀時光,但我覺得讀一小段也是可以的。我也想要打破上述的行動陷阱,讓自己動起來。我很高興我突破了行動陷阱3,把閱讀想得太困難;也很高興自己仍然有完成一點閱讀筆記。

第二章 提高行動力!燃起幹勁

  • 懂得掌控情緒,就能做出成果。
  • 首先,請你先想想看看可以用那些簡單的方法轉換心情。光是刺激到五種感官,人們的心情就會好轉。(五感:視聽嗅味觸)
  • 當你列出了曾經讓你成功轉換心情的事物後,接下來就把這些轉化成你以後能隨時取用的型態。
  • 改變周遭環境,行動力也會跟著改變。
  • 人們的情緒總是受到夥伴、團體、地點與時間等環境所影響。能夠立刻採取行動的秘訣就是,擁有「自在舒暢的心情」。
  • 如果你有某些整頓身心的地方,也就是每次去到這些地方心情會變好,就要把這裡當作「幹勁補充站」,定期前往。
  • 改變身體狀態,心情也會改變。
  • 你還可以運用記憶與想像力來轉換心情,這個方法叫「用記憶改變心情的方法」。
  • 所謂的美好回憶。光是想到就會讓心情煥然一新。
  • 原動力的英文是「motivation 」,意思是做一件事情的動機,亦即促使一個人行動的動機或原因。只要具備原動力,就會「產生幹勁」=「願意展開行動」。講的白話一點就是「幹勁的來源」,可以開啟潛意識的開關。
  • 我們透過剖析自己「喜歡」與「擅長」的事物,找到了幹勁的來源。而這裡發現的幹勁來源,就是「不退讓的價值觀」。價值觀是指一個人的核心思想、信念、好惡、對錯與好壞的判定標準,同時也是行動的準則。

感想:

我認為我是一個蠻有行動力的人,從第二章的分析過程中,我一直在身邊放著令我可以掌控情緒(咖啡香)、找到一個整頓身心的地方(小島食堂)。對於美好記憶燃起幹勁(完成某一個專案上線、在資訊展銷售總額第一);剖析自己喜歡(分享事物)、擅長(充滿熱情的規劃活動),我想這些就是為什麼行動力常在我身邊的原因吧。


notes
Image by Mediamodifier from Pixabay 

第三章 讓自己變成立刻去做的人!描繪夢想的筆記術

  • 若要學會接納事實,就不必在意過程與結果,而是「認可自己成功做到的事。」當你像這樣子寫出自己已經做到的事情,內心就會逐漸平靜下來。
  • 無法採取行動的人,就是因為沒有如實接納眼前的狀態,進而思考如何達成理想的未來,所以才無法展開行動。這個時候,首先要做的就是區分問題並確認課題,以及接受現在的實際狀態。
  • 讓人興奮雀躍的未來願景雖然在現實中並不真實存在,但也可以描繪得很具體。雖然現在只存在在腦海裡,但只要不斷付諸實行,總有一天會化為現實。
  • 製作願景清單的優點有:
    • 可以隨時回想。
    • 每當你內心迷惘的時候,可以重新找回自己的行動準則。
    • 激發幹勁。
  • 當你回顧這份清單的時候,就能回想起你是為了什麼目的而工作或採取某項行動,重拾最初的心情、重新喚起奮鬥的動力。
  • 第一步,請你回想先前透過「喜歡」與「擅長」的事物得到的「絕不退讓的價值觀」,以此來描繪讓人「興奮雀躍的未來願景」。
感想:
就著手按照書上的方式去整理、製作願景清單吧!釐清問題、區分問題,與付出行動才是重要的事。


第四章 讓無法付出行動的自己徹底改變

  • 大型的課題並非都能在一朝一夕解決,有的要花上一年,有的需要訂定中長期計畫,耗費數年才能完成。越大的課題,越花時間。
  • 我們必須訂定解決課題的進度表,否則就會淪落為沒有計劃的臨時起意、一切憑感覺來,最後導致每件事情都徒勞無功。
  • 只要能分解出每個時間單位應該解決的課題,彙整成一覽表,就能訂定詳細的進度表。
  • 工作與人生的地圖,必須由自己創造。因為沒有一份地圖適用於所有人。看著別人的地圖前進,只是更會迷惘而已。
  • 正因為擁有想要實現的「興奮雀躍的未來願景」,才能明白「現在」蘊藏的意義。
  • 我們只有現在才能夠採取行動。
感想:
這章節最後的行動藍圖,看一眼就發現,這是我熟悉的敏捷Agile啊!先設定目標與想要達成的價值,然後把能夠達成這個價值的流程列出來,還有可以做的事情都寫下來,將整個流程切割成小的時間區間(一週、2週⋯),然後我就懂我現在該做的事情了。先設定2周內可短期目標,然後開始行動,嘗試去達成他。

好喔,我要再來行動一次,我相信曾經成功過的我,可以再次達成的,而且這回還有一個新目標「養成長期習慣」。這次的每一步,我都會記錄下來,等待達成時,再與大家分享。(大概是至少半年後的事情了)


Image by Engin Akyurt from Pixabay 

第五章 改變未來的自我實現筆記術

  • 其實,當你感覺到無法採取行動、提不起幹勁時,只要拓展視野就能立刻找回行動力。這裡指的不是物理上的視野,而是思考上的視野。
  • 如果處境艱難,試著站在另一個角度看自己。
  • 我們應該明白:別人不改變,我可以自己改變。對自己說:「改善這個世界,從我自己開始。」即使一小步也無妨,讓我們就此展開行動。
  • 轉換視角相當於「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」,也就是英文說的「in one’s shose」(穿別人的鞋子)。
  • 為了獲得進步,我們必須透過失敗與成功,不斷練習。想要成功,失敗是避免不了的。只要踏出行動的第一步,勢必會出現變化。
感想:
最後一個章節練習了很多提振精神、展現行動力、破除猶豫的筆記術,但我沒有把它當作摘要記錄下來。並非跳過不練習,而是這些筆記術的舉例,讓我肯定了自己的行動力。只要,我持續保持下去,就不一定要靠這些筆記術來提升行動力,我只需要在偶爾遺忘的時候,翻翻這本書讓自己回想起來就好。

給朋友們:
若你覺得現在的自己缺乏行動力,或是對一件事情猶豫不決時,我推薦你買這本書,或許你可以試著練習看看這些筆記術,找回充滿行動力的自己。


2021年6月10日 星期四

法國波爾多-小吉斯庫白酒2019(小蝦不負責任酒評)

Petite Sirene Bordeaux 2019

法國🇫🇷小吉斯庫白酒2019 (Petite Sirene Bordeaux 2019)

暱稱:小美人魚白酒

此款葡萄酒,她的香氣是柑橘混著一點點芭樂味非常清爽宜人,口感不甜微酸是我喜歡的味道,因為她會回甘,那最後停留在喉間的是一股蜂蜜香氣,沒有甜味的蜂蜜香,因此我很喜歡。(想起了蜜香紅茶)要冰冰喝!

我覺得我對白酒的喜好非常兩極化,一種是像這支清秀佳人清爽係白酒,一種是甜到出蜜的貴腐酒係甜白,至於雪莉酒跟波特酒的甜一直無法適應。

小美人魚白酒,她就是帶著爽朗笑聲的鄰家女孩,偶爾回眸一笑時,你會有點驚艷。

產區:波爾多

葡萄品種:Sauvignon Blanc,Semillon

酒莊介紹:

酒莊介紹:產自波爾多瑪歌著名的兩個酒莊 Chateau Giscours, Chateau Du Tertre 的經營管理團隊,Eric Albada Jelgersma 和他的團隊複製了相同的經驗與技巧,傾心將兩個瑪歌級數酒的優良品質注入此小吉思庫系列葡萄酒。

以下為翊百酒窖提供的酒款介紹

Petite Sirene Bordeaux 2019




2021年5月30日 星期日

「好書開箱」過度努力 (周慕姿)


「過度努力」周慕姿 著 -內文摘要與感想
 

第一步 探索

  • 會有這麼多的情緒,或許是上天賜給予我們的禮物—因為,我們原本就是為了感受這個世界,才降臨在這世界的,不是嗎?
  • 情緒是一種保護與提醒。
感想:
看著開頭的8個案例時,有時候會將一部分的自己投射進去,腦海中浮出「對啊,有時候我也有跟他一樣的情緒與無奈」。而或是之中有人想吶喊著「能不能有人來拉我一把,幫我離開這個狀況?」我之前常哭到好希望身邊有人可以幫我停下來。

但也從旁觀者的角度去看著他們的故事,了解每一個掙扎的點,也會突然有所頓悟般知道自己太過於追求認同感,需要多肯定自己。

這種頓悟,也還需要時間去發酵,才能真正好好對待自己,不那麼嚴苛。


第二步 抗拒

  • 我覺得,你真的非常、非常的努力,真不容易」怡琪抬起頭、看著我,我看著她,我們同時紅了眼眶。
  • 孩子,面對自己不能理解的可怕情況,會用各種方式逼自己適應,只為能生存下去。
  • 所有的抗拒,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心,不要再因為有期待,或是想起那些事情,而感到難以承受的痛。
感想:
看這個章節時,內心有很多感觸與傷感,因為是「抗拒」著再次面對傷痛吧。看著個案們從抗拒到說出自己的傷痛時,我想面對自己也是一種自我治療的過程,即使我內心很抗拒著,但不說出來,你很難察覺自己到底是隱藏了什麼內心的需求、痛苦或是傷心。內心這個封閉的洞,需要要挖開他,才能面對它。

第三步 覺察

  • 我們的選擇,遠比我們的才能,更能呈現我們真實的面貌。」阿不思鄧不利多(哈利波特-神秘的魔法石)
  • 你不會複製誰,也不需要複製誰。
    你,就是你自己。
  • 守護你,直到你找回自己的樣子,直到你能夠真正喜歡自己的樣子。那,就是你最美的樣子。
  • 要接納、相信真正的自己是有價值的,重點或許不是在別人;而是,我們願不願意,給自己勇氣,為了自己而相信。
    願意相信:這才是自己真正的樣子。
  • 長大的過程,就是分辨:原來,對這些人形象的賦予,都是我們的投射。對方就是人,他有符合我們期待的部分,當然也有不符合的部分。
    但他活在這個世界上,不是為了符合我們的期待,而是為了他自己。
感想:
一直以來,我也會太在乎別人怎麼看我,我是不是一個失敗的媽媽? 我會不會讓男孩們覺得:我媽怎麼跟其他媽媽不一樣?(零廚藝、不常在身邊⋯)就這樣子的自責,與對自己的不滿意,讓我一度覺得自己很失敗。(然後就忘了曾經樂觀開朗的自己)

但,現在的我,慢慢再找回自己。或許我不是一個會煮飯給孩子吃的媽媽,但我可以陪他們追熱血動畫、玩桌遊、講笑話、分享我去旅行時看到這不同世界的樣貌⋯連學品酒、參加讀書會都會與他們分享⋯雖然他們有時候並不覺得有趣。

但是,終於可以真心的認為我可以選擇當我自己想要成為的「媽媽的模樣」,可以跟別人不一樣。

  • 總覺得自己不夠好,擁有這一切是奢求,所以必須很努力才能夠留住,否則這一切就會如幻影、如泡沫般消失。
  • 原來,自己這麼努力的不想麻煩別人,反而是讓別人沒辦法靠近自己,也讓自己更孤單。
  • 需要練習判斷,即使有時候,對方拒絕你,並非他們不在意你,或是覺得你很麻煩,而是他們當下有困難,也有自己的需求。
  • 遠離那些不在意你,甚至只是把你拿來滿足自己需求的人,不用勉強自己去迎合每一個人。
  • 我們都有傷,都會有困難。但我們能夠在一起互相扶持,或許,那個困難就沒那麼難以跨越;那寫傷,也總有一天慢慢癒合的一天。
感想:
我之前在練習拒絕別人,因為當下我連自己都還照顧不好,無力負擔朋友的情緒。過往的我不是這樣子的,我會有照顧別人的使命感,所以不論自己在哪一種狀況,都會一肩扛下。結果就是,我連自己都無法好好照顧,也有點憂鬱。

有一點學會多照顧自己一點後,覺得比較輕鬆了,不再覺得自己壓力好大、責任很多。而是讓自己慢慢等傷口癒合,以自己為第一優先考量、再來是小孩,後面才是其他人的需求。覺得扛不住就讓人照顧,想要撒嬌討拍的時候,就去小島食堂吃美食聊天,或回家找媽媽當個耍廢的女兒。

這樣子的我,好多了。

第四步 行動

  • 在人生裡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,也會有自己呈現的樣子。不論是什麼樣子,都是我們用自己的方法在努力的樣子。
  • 接受並承認自己所做的選擇,且了解自己做的這個選擇,可能是為了生存、或逃避一些痛苦、或害怕,而不過度責怪自己,也不逃避承認與面對。
  • 當我們放棄「努力讓自己變好」,而是「希望多了解自己一點」時,拿掉「過度努力」,可能就有一些空間,讓讓「改變」自然而然發生。
  • 這也是我們人生中很兩難的部分:要怎麼樣,可以讓自己進步,卻不至於變成批評。」
  • 比起「我表現的好不好」,希望你更在意的是「我好不好」。
  • 今天的你,好嗎?
  • 「憤怒」出現的時候,其實是在提醒你:「你需要保護自己、建立界線,不能無止盡的退讓與犧牲。」
  • 我想要更站在自己這一邊。我想要保護我自己,不要隨便讓別人定義我、貼我標籤。
  • 過去,我選擇了一條看似比較輕鬆的道路,可以不用想;所以現在,我就得多花很多時間想了。「畢竟,人生是我自己的。」
  • 我們可以提要求,對方也可以拒絕,這就是界線。
感想:
這章節我最有感的是,故事裡面某個女孩說的「過去,我為了別人努力;現在,我想要為了自己勇敢。」昨晚,一個人放空後,我細細回顧了這兩週WFH的日子,我發現已經能適應獨處的自己,不再感到慌張,我喜歡這樣子平穩的自己。

這心情得來不易,我也經歷了探索、抗拒、覺察、與行動這段歷程,而且還在行動還在慢慢進行中。

謝謝你,小蝦,你努力了,這樣子的努力的程度就很好了。努力照顧自己,找回自己,辛苦了,你很棒。